≈≈中国电信601728≈≈维赛特财经www.vsatsh.cn(更新:24.12.02) [2024-12-02]通信行业:经营进一步加速、现金流向好,基金持仓环比继续增长-24Q3综述 ■海通证券 2024Q3通信行业营收进一步加速增长,盈利保持优异表现。2024Q3通信行业实现营 业收入8244.07亿元,同比+10.51%,归母净利润612.81亿元,同比+8.88%,扣非后归母 净利润555.45亿元,同比+6.47%。毛利率33.20%,同比+0.19pct。若剔除市值超过千 亿公司的影响,行业整体业绩进一步加速。剔除大权重公司影响,剩余公司表现更为突 出,营收实现1565.63亿元,同比+15.89%,归母净利润108.45亿元,同比+27.64%,扣非 后归母净利润97.41亿元,同比+30.96%。 AI产业链海外市场继续领衔增长,国内也迎来业绩增长拐点;多数细分行业需求继 续回暖。分板块来看,24Q3大部分板块营收、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受益于AI高景 气拉动,光模块及器件表现最为突出,同时物联网板块需求持续复苏、盈利改善,二者营 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均为行业前五。具体来看,2023年,全球算力投入开启大规模建设 且这一趋势仍在马不停蹄向前迭代中,根据北美云计算头部厂商最新披露的资本开支,2 024Q3资本开支合计实现584.64亿美元,同比+63.25%、连续五个季度同比加速增长,环 比+12.60%,保持连续五个季度环比提升。因此,在全球AI供应链体系中,数通光模块公 司、高速PCB板公司、AI服务器/交换机硬件制造商等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AI相关收入 取得了大幅增长。同时,国内运营商规划大幅扩大智算规模、国内互联网资本开支拐点 向上,国内算力产业链也于2024年迎来加速发展机遇,锐捷网络、光迅科技等24Q3业绩 呈现高速增长。另一方面,物联网行业、通信芯片、光纤光缆等也正在度过需求低谷期 ,经营逐步企稳,但由于下游细分板块需求回暖程度不同且竞争格局有所差异,板块内公 司业绩表现有所分化,部分公司营收/盈利修复已持续兑现中,建议持续关注需求边际向 上带来的个股业绩改善机会。除业绩表现之外,运营商高度重 视股东回报,持续加 大分红力度,截至11月1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A股/H股派息率分别为4.4 %/7.0%、4.0%/6.3%、2.9%/6.1%。 24Q3年通信行业经营性净现金流环比大幅改善、同比恢复增长。24Q3通信行业整 体经营性净现金流净额为1755.67亿元,环比+23.08%,同比+1.76%。分板块来看,网络 安全、通信芯片、光纤光缆板块经营性净现金流均实现较好增长。 24Q3通信行业基金持仓继续提升,AI维持高集中度。24Q3通信行业基金持仓市值占 比为3.67%,环比提升0.12pct,配置比例继续回升但行业仍处于低配水平,为-0.28pct, 相比15年以来超配比例均值-0.11%、以及我国云计算高速发展的2015-2019年时期的 超配比例高点2.04%,我们认为持仓比例仍有明显提升空间。从板块持仓市值来看,中 际旭创、新易盛、沪电股份位列前三,AI产业链仍为当前关注重点,前十持股市值中有6 家处于AI产业链,占前十持仓市值比例为78%,持仓集中度维持高位。同时,新易盛、中 际旭创、沪电股份为持仓占流通股比例前三,中际旭创、新易盛、沪电股份为持股机构 数前三。 [2024-12-01]通信行业:我国千兆用户数破2亿户,5G基站总数达414.1万个-一周谈 ■海通证券 1、网络赋能——通信是信息传递、万物互联的基础。其中:1)运营商:关注中国移 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2)设备商:关注紫光股份、锐捷网络、烽火通信、中兴通讯 、迪普科技、星网锐捷、菲菱科思等。3)光器件——关注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华工 科技、光迅科技、新易盛、光库科技、源杰科技、长光华芯等;4)电芯片——关注翱捷 科技-U、盛科通信-U、中瓷电子、紫光国微等。5)PCB——关注沪电股份、深南电路等 。6)光纤缆&海缆——关注:亨通光电、中天科技等;7)物联网:关注广和通、移远通信 、拓邦股份、四方光电等。8)卫星及其他:关注海格通信、上海瀚讯、华测导航、海能 达、亿联网络、凌云光、奥普特、杰普特等。 2、AI驱动——AI的大模型训练及应用提升通信能力需求。1)GPU:英伟达带动下, 新的AI芯片计算能力不断提升,芯片间互联速度、内存容量也快速增长。2)交换机:服 务器与交换机、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接口速率从100G、400G快速向800G、1.6T等演进 。3)光器件:光模块作为光电转换的核心器件,速率升级同时,产品上也衍生出LPO、CPO 、硅光、薄膜铌酸锂等方向;并带来光电芯片新需求。 3、天地一体——卫星通信作为地面通信的有效补充,发展空间大。当前国家政策 不断促进,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卫星互联网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4、通信构筑数字经济底座,下游应用空间逐步打开——1)AI生态。2)车联网。3) 数据要素。4)AIoT。5)激光雷达。6)工业互联网。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风险;政府及行业投资进度低于预期;行业需求低于预期。 [2024-12-01]通信行业:商航首飞空天逐梦,期待卫星产业爆发 ■华金证券 事件:北京时间11月30日22时25分,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 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 技术试验卫星03星送入预定轨道。 事件分析: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秀,有望形成年1000颗卫星批产能力。前期,海南 发射场受限于箭星进度、相关审批、台风影响等因素,不论是首飞火箭还是发射场,都 出现一定程度延误。目前,发射场已建成两座发射塔架,两个中型液体工位和相配套的 加注供气等设施,已具备常态化高密度发射的能力。同时,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技 术区建有三平火箭厂房、航天器总装测试和合罩厂房,以及测发控大楼。按设计每个中 型液体工位每年均可发射16发火箭,此次首发的二号工位最大的创新点就是统型高效, 有别于传统的发射工位只能适应相同直径火箭,二号工位通过固定发射台与活动发射台 相结合、配以通用液压起竖装置的统型创新设计,可以兼顾3.35m直至5m直径多种构型 的火箭。文昌国际航天城布局建设星箭产业园、卫星超级工厂,火箭装配厂房已具备保 障合练任务能力,卫星超级工厂明年6月下线第一颗试验星,卫星总装测试厂房、卫星研 发中心、遥感卫星应用产业服务平台投入使用,整体将形成年1000颗卫星的批产能力。 新型商业火箭长征十二号首飞,发射能力逐级提升。长征-12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是我国首款4米级箭径液体运载火箭,具有大直径、强运力、高 效率的技术特点,采用两级最简构型,全长约62米,起飞质量约43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 不小于12吨、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6吨,是我国目前运力最强的两级单 芯级火箭,可根据任务需求适配5.2米、4.2米直径卫星整流罩,支持单星、多星不同轨 道发射。在火箭发射领域,我国有长征12、长八甲、长六甲、力箭二号、朱雀二号、双 曲线等多款由军/民不同主体研制的火箭类型,海上发射、固/液发射、可回收发射都在 有序迭代突破,2023年7月12日,全球首枚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成功发射,2023年12月1 0日双曲二号验证火箭,实现一级助推器百米高可回收测试;同年12月,搭载卫星互联网 试验星发射的火箭捷龙三号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成功发射;2024年1月全球最大固体火 箭引力一号海上发射成功,目前航天科技集团等已完成10公里级重复使用飞行试验,可 重复使用火箭都在按计划攻克各项关键技术。 手机直连/低轨组网/卫星出海/空天信息,期待卫星产业爆发。手机直连:11月26日 ,华为Mate70系列发布,MateX6三网卫星典藏版,成为全球首款支持三网卫星通信(北斗 卫星消息、天通卫星通信、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大众手机。低轨组网:10月15日,我国低 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千帆星座"第二批组网卫星,一箭18星发射成功,"千帆星座"进入常 态化、密集型的组网阶段。卫星出海:据巴西里约时报在线网站披露,巴西准备引入中 国卫星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双方正就有关谅解备忘录展开谈判。巴西已于今年8月开始 同中方磋商引入中国卫星互联网服务。巴西通信部长儒塞利诺·雷森德·菲略在10月访 华期间已参观了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厂。空天信息:11月6日,中国空天信息 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在雄安新区成立,9月3日,中国星网与重庆联合发布推动北斗规 模应用先行先试行动,将共同组建时空信息运营服务平台型公司、建设国家时空大数据 中心,部署北斗规模应用操作系统。我们认为随着政策端国家政策扶持倾斜、技术端手 机直连等不断迭代、产业端批量发星产能配套/组网有序进行、市场端出海需求涌现/ 消费市场深度探索,卫星产业有望进入集中爆发阶段。 建议关注标的:海格通信、上海瀚讯、航天环宇、铖昌科技、中国卫星、中国卫通 、臻镭科技、国博电子、陕西华达、富士达、银河电子、霍莱沃、思科瑞、西测测试 风险提示:卫星互联网建设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2024-11-29]通信行业:武汉钧恒,核心技术成就光模块代工稀缺资源,产业升级驱动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海通证券 深入光模块产业十余载,引入汇绿生态开启新篇章。武汉钧恒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2年,从事以光模块为主的光通信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股权结构相对集中 ,上市公司汇绿生态持有公司30%股权(拟增资,完成后持有公司35%股权),创始人彭开 盛直接持有公司29.73%股权。公司产品涵盖军工和民用两大类,现以民用产品为主,拥 有10G至800G的全系列光模块和AOC产品的OEM/ODM解决方案,覆盖SR、DR、FR等不同距 离场景,终端应用领域包括数据中心、云计算、AI等数通市场。 掌握核心技术,成就光模块代工稀缺资源。公司通过ODM/JDM/OEM模式与客户开展 销售合作,即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研发设计及生产制造服务,产品以贴客户品牌形式进行 销售,我们认为这种"白牌"商业模式有望给公司带来较高的差异化经济收益和较好的国 际化市场基础。作为国内较早掌握并使用COB工艺的厂商,公司在COB工艺流程方面有丰 富的经验积累,在COB工艺最关键的耦合环节掌握核心技术,并实现耦合设备自主研发。 同时,公司创新硅光封装和耦合工艺技术,自研硅光耦合设备,实现400G-800G-1.6T同平 台演进。 拓展大客户、合作不断深入,加速海外产能布局。武汉钧恒于2021年、2022年陆续 通过Finisar、新华三等主要客户的合格供应商认证,与主要客户合作的主要产品由200 G及以下产品转向400G、800G产品为主,合作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公司400G和800G系列 产品已实现批量发货,向1.6T产品线推进。拟与大股东汇绿生态共同出资设立新加坡子 公司,计划总投资额2亿元,其中武汉钧恒投资比例30%,汇绿生态投资比例70%,首期投 资5000万元,最终目的是由新加坡子公司100%出资在马来西亚投资境外子公司,作为光 通信业务的海外生产基地。 产业升级驱动盈利水平持续提升,经营拐点已至。公司21/22/23/24Q1年收入分别 为2.09、2.42、4.43、1.3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98、-6618、3223、1611万元,毛利率 分别为34.18%、20.37%,20.28%、29.70%,盈利能力总体呈现显著向好态势。受益 于产品结构升级,公司盈利能力已显著提升。2023年,AI算力市场需求爆发后公司完成 了400G、800G光模块新产品的研发测试和客户验证工作,于24Q1实现了800G新产品的批 量交付。24Q1公司400G、800G产品收入占比超50%,高速光模块产品市场需求旺盛、盈 利水平较高,带动公司盈利水平提升。 风险提示:AI应用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中美贸易摩擦风险。 [2024-11-29]通信行业: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快评报告 ■万联证券 事件: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数字金融大 文章,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 证监会、国家数据局、国家外汇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 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投资要点:《行动方案》旨在高质量服务数字经济,强调通过数字金融与其他四篇" 金融大文章"的协同发展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行动方案》提出"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对于建设金融强国、巩固和拓展我国数字经济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数字金融有助 于加快推进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底,基本建成与数字经济 发展高度适应的金融体系。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不仅需要加快金融机构自身的数字化 转型,还要加强数字技术在金融产品服务中的赋能。《行动方案》强调要形成数字金融 和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具体包括1)助力科 技金融提质增效;2)赋能绿色金融深化发展;3)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4)持续丰富养老 金融服务;5)支持提升数实融合水平。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间具有很强的协同性,通过 数字金融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的赋能,能够更好的实现数字技 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升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服务质效。 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双轮驱动推进数字金融发展。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是推进数 字金融发展的关键驱动,一方面,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加强金融行业公共数据的运营 和相关数据要素的应用,《行动方案》提出要"推进金融领域'数据要素×'试点,运用大 数据、隐私计算等科技手段,融合应用多维数据,优化金融产品和风控模型,提升金融服 务和风险管控质效"。另一方面,推动数字技术对金融机构的全方面赋能,以业务需求为 导向加强数字技术的开发利用,赋能经营管理、客户服务、产品开发、人力资源和风控 合规等各个环节。 重视数字金融治理和数字人民币支付安全。在应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的过程中, 需要重视潜在风险的防范,进一步完善数字金融治理体系,包括数字金融风险防范、数 据与网络安全以及数字金融业务监管等。此外,数字金融的发展有望加速推行数字人民 币在国际市场中的应用,但需要重视并营造高效安全的支付环境。《行动方案》提出要 "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持续完善数字人民币受理环境,丰富数字人民币使用场景; 强化数字金融业务反洗钱监管"。 培育高质量金融数据市场,规范跨境金融数据流动。通过加强对金融机构数据资源 的开发利用,能够进一步释放金融行业的数据要素价值。《行 动方案》提出要"发挥金 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各自功能;在依法安全合规前提下,支 持客户识别、信贷审批、风险核查等多维数据在金融机构间共享共用和高效流通,建立 健全数据安全可信共享体系;促进和规范金融数据跨境流动"。 加强数字金融相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算力的支持,《行动 方案》提出要"指导有条件的金融机构规划建设绿色智能金融数据中心,推动新增算力 向国家枢纽节点集聚,支持海量数据存储和实时数据调用。建设优化高可靠冗余的网络 架构,提高金融网络健壮性和服务能力,为金融数字化转型架设通信高速公路。布局先 进高效的算力体系,加快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规范应用,探索运用边缘计算和量子 技术突破现有算力瓶颈,为金融数字化转型提供精准高效的算力支持"。 投资建议:《行动方案》强调通过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协同发展提升服务质效,强 化数字技术的支撑和数据要素的应用,重视数字治理体系的完善以及新型基础设施的建 设。建议关注:1)金融行业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数据要素×"应用试点的推进, 带动金融行业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2)发展数字金融对算力和存储需求的提振;3)数字 金融与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协同发展,带动绿色智能金融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4)边 缘计算和量子技术在精准高效算力支持方面的应用探索。 风险因素: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技术突破不及预期;基础设施服务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 [2024-11-29]通信行业:科技自主与产业链完善,国内硬科技崛起-2025年度策略 ■德邦证券 实体清单拉长战线产业链地域转移:自2018年起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开始 将我国部分企业及机构纳入出口管制黑名单。截止到2023年10月BIS涉华美国黑名单共 发布32次其中2018年2次、2019年5次、2020年7次、2021年6次、2022年2次、2023年10 次。包括中国科研机构117家、人员16名、高校9所、国家机关19个相关企业586家。此 外早在2019年以苹果为代表的美国企业开始有意将产业链从我国迁出。 围堵策略事实上宣告失败国家博弈领域聚焦实体清单中的企业、机构等无法从美 国或第三国购买美国商业管制清单列明的物项。高端芯片产品受限尤其严重。9月2日 工信部官宣国产光刻机突破我国已经拥有低制程光刻机制造能力我们认为半导体产业 链围堵事实上失败。2024年苹果向印度转移产业链过程并不顺利将部分产能转回中国 。 我们判断产业链基础部分博弈已无意义两国竞争将向准入门槛更高的硬科技聚焦 如算力芯片、卫星互联网等。 [2024-11-28]区块链行业:DeSci,Web3.0赋能科研的新风口 ■国盛证券 传统科研经费的分配常由小型封闭的中心化团体控制,这些团体在监管和效率方面 存在着一定的限制,从而会进一步影响科研的结果产出效率和价值潜力发掘。针对这些 问题,近期行业产生了去中心化科学(DeSci)运动,旨在使用Web3.0系统构建用于公平、 平等地资助、创作、监管、确认、存储和传播科学知识的公共基础设施。用最简单的 话说就是,DeSci为科学研究的经费筹集、监管、审核、科研推进和及时决策提供了更 具Web3.0思路的解决方案。完全不同于传统科学研究的运作模式,Web3.0世界的用户成 为科学研究的推动者,市场成为核心驱动力。这是行业一个新的风口。当然,作为新生 事物,DeSci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如科研过程数据造假、平台安全以及来自外部的其 他风险(如外部攻击)等问题会在科研质量、风险外溢等方面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Pumpscience推动长寿研究,成为DeSci行业近期崛起的代表。当前,Pumpscience使 任何人都可以开展长寿实验研究,提供一个要测试的干预措施(药物,或多种药物)的想 法,以及基于Solana平台的代币激励。药物开发商可以为实验筹集资金,其他人可以押 注哪种干预措施将延长所测试的不同模型生物的寿命。为了资助某项特定干预的实验, 药物开发商推出了一种代币,它代表了药物混合物的部分权利,出售后可支付实验费用 。在该平台上开发的干预措施的权利可以得到授权,并且这些干预措施可以供化学品供 应商作为补充剂或研究化学品出售。Pumpscience上的所有项目从启动到实施的全流程 都是去中心化的,DeSci的模式在各个阶段都进行了结构,在每个阶段:资金筹备、决策 、监管和市场运作都是在加密货币市场的作用下驱动进行,且是充分开发、去中心化的 方式进行。 Pumpscience核心是加密货币市场作为核心的驱动力,在资金(及资金门槛)、创意 、监管和决策方面,利用市场力量,充分挖掘每一个环节的市场价值,推动科研的快速发 展。例如,化合物可以在研究流程的任何阶段配制成最终产品(如果相关企业有意愿)。 这一点也非常有想象力,我们可以开放思考一下:生物科学甚至是其他领域的科研实验 过程中,一些中间数据和产品也会有一定的应用市场,例如,虽然不是最终理想目标的化 学品,可能是其他厂商所需的化合物(催化剂或者其他生产所需中间产物)。相关企业可 以在代币市场购买代币,推升价格上升作为干预手段,为下一阶段可能的有效产物提供 里程碑基础。同时可以买断相关的产物生产/销售授权。虽然这并不是实验的最终目标 ,但其中间过程的市场价值亦得到了很好的释放。 可以这样说,DeSci是将科研的创意/主导、推进过程(以及各阶段决策)、监管到产 业转化的每一步都进行了去中心化结构。这种飞轮模型无疑会充分释放Web3.0的效率 和能量。 风险提示:区块链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Web3.0商业模式落地不 及预期。 [2024-11-28]通信行业:英伟达财报Blackwell展望乐观,空芯光纤产业化进程开启-周跟踪(20241118-20241124) ■山西证券 行业动向:1)英伟达发布Q3季度财报,Hopper和Blackwell系列将"平稳切换"。 英伟达三季度收入达到351亿美元,环比+17%、同比+94%,远高于公司Q2电话会指 引的325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业务收入达308亿美元,环比+17%,同比+112%,H200成 为环比贡献最大的产品,同时Blackwell已全面投入生产,公司在Q3已交付1.3万样品。 公司在消费互联网、公有云、saas公司的合作都在顺利推进,印度、日本等国的主权AI 成为不可忽视的增量需求,Blackwell预计将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公司预计第四季度收 入达到375亿美元,Blackwell有望超过"数十亿美元"收入。关于市场关心的机柜散热等 供应链延迟问题,英伟达表示"公司在产能爬坡方面情况很好,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我们认为,市场应全面转向2025年估值体系,同时层出不穷的agent应用、saas应用表明 ,AI需求并没有减弱迹象,未来将是需求和供给相互促进的良性局面。同时关于2026年 的市场预期,我们持乐观态度,一是台积电COWOS产能继续扩产且2nm尖端制程需求旺盛, 二是英伟达Roadmap保持年更节奏,新的GPU单位能效比更高,刺激客户更新基础设施。 2)英伟达网络收入阶段性增长放缓,或逐渐迎来快速修复。 虽然本季度网络部分收入环比下滑,但英伟达认为后续的增长将会恢复,主要原因 不是由于需求,主要是光模块和光纤的拉货节奏变化。我们认为,光模块是数据中心基 础设施的"后半部分"部署产品,大型CSP客户等通常先订购GPU并保证数据中心有充足的 电力、液冷、光纤设施后再采购光模块随着服务器一起上架。当前由于数据中心规模 的快速扩大,能源限制导致新建数据中心交付需要时间间接影响短期光模块需求,但随 着blackwell系列明年Q2开始大规模交付以及云厂商ROCE网络的比例提升,光模块仍将 保持平稳的环比需求并或在明年Q2实现大幅度环比增长。我们建议优先关注数据中心 基础设施环节,包括电源、液冷、光纤布线,其次关注光模块市场调整带来的估值修复 机会,尤其是1.6T和北美CSP直采占比较高的公司。 3)微软宣布未来大规模部署空芯光纤,电信开启小规模空芯光纤集采。 在微软Ignite2024上,微软CEO宣布未来24个月计划部署15000公里空芯光纤,用于A I大模型和数据中心互联。中国电信上周发标,浙江公司拟采购空芯光纤现场试验项目, 长度95皮长公里,含空芯光纤2芯、常规G652D132芯。 微软认为,空芯光纤无论在速率、带宽还是能效方面都产生巨大突破,已经在英国 的数据中心部署了空芯光纤。在DCI方面,微软此前已宣布与Lumen合作扩大网络容量和 算力,空芯光纤非常适合DCI场景对低时延、低损耗的需求,且对光的波段衰减不敏感, 降低了波分和wss等光层器件的成本。我们认为,空芯光纤有望为光纤光缆行业注入新 成长动能,特别是具有特种光纤能力的龙头厂商,将抢占先机。 建议关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欧陆通、麦格米特、英维克、飞荣达、太辰光;光模 块: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万通发展、联特科技、剑桥科技; 空芯光纤:长飞光纤、博创科技、中天科技、亨通光电、长盈通。 市场整体:本周(2024.11.18-2024.11.22)市场整体下跌,科创板指数跌1.78%,上 证综指跌1.91%,沪深300跌2.60%,深圳成指跌2.89%,创业板指数跌3.03%,申万通信 指数跌3.78%。细分板块中,周涨幅最高的前三板块为液冷(+9.01%)、云计算(+8.64 %)、连接器(+3.67%)。从个股情况看,贝仕达克、和而泰、英维克、高澜股份、电连 技术涨幅领先,涨幅分别为+48.28%、+12.42%、+12.00%、+11.65%、+10.17%。中 国联通、中国卫通、新易盛、长光华芯、移远通信跌幅居前,跌幅分别为-10.50%、-9 .34%、-7.61%、-7.47%、-6.87%。 风险提示:海外算力需求不及预期,国内运营商和互联网投资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激 烈导致价格下降超出预期,外部制裁升级。 [2024-11-28]通信行业:《行动方案》指明量子计算应用领域,产业再加速-点评报告 ■民生证券 七部门联合发文敦促量子计算发展。2024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 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 提出,加强数字金融相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有条件的金融机构规划建设绿色智能 金融数据中心,推动新增算力向国家枢纽节点集聚,支持海量数据存储和实时数据调用 。布局先进高效的算力体系,加快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规范应用,探索运用边缘计 算和量子技术突破现有算力瓶颈,为金融数字化转型提供精准高效的算力支持。 《行动方案》核心在于解决金融等应用场景计算瓶颈。为规划建设绿色智能金融 数据中心,推动新增算力向国家枢纽节点集聚,《行动方案》指出布局先进高效的算力 体系,加快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规范应用,探索运用边缘计算和量子技术突破现有 算力瓶颈,为金融数字化转型提供精准高效的算力支持。 海外算力巨头已率先布局量子计算。海外算力龙头英伟达近期宣布了4项量子计算 领域合作项目:与谷歌的量子AI部门GoogleQuantumAI合作,借助英伟达的AI超级计算技 术开发下一代谷歌量子处理器;与美国离子阱量子计算巨头IonQ合作,利用英伟达的CUD A-Q平台和IonQ的量子计算硬件完成业界首个端到端应用程序工作流演示;与芬兰量子 软件公司Algorithmiq合作,将英伟达的加速超级计算技术集成到Algorithmiq的量子软 件解决方案中;基于金刚石技术的量子计算公司QuantumBrilliance宣布,弗劳恩霍夫应 用固体物理研究所在欧洲首次购买由英伟达CUDA-Q提供支持的QuantumBrilliance室温 量子加速器。从英伟达上述合作中我们可以看出,英伟达合作基本都基于AI超级计算机 与量子计算机的协同发展。 国内公司加注量子计算,核心在于上游环境。禾信仪器发布《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 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向吴明、上海堰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 限合伙)两名交易对方收购上海量羲技术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量羲技术专注于极 低温极微弱信号测量调控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可应用于超导量子计算、表面 物理研究、拓扑超导、分子量子霍尔效应、极端物性研究、高能物理研究等相关领域, 其中超导量子计算是量羲技术产品目前最主要的应用领域。 投资建议:量子计算有望颠覆经典计算架构,成为解决AI算力瓶颈的颠覆性力量,或 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产业链梳理:国盾量子-量子计算机、禾信仪器-稀释 制冷机等量子计算相关标的,以及电科网安、吉大正元、格尔软件、国芯科技、浙江东 方、亨通光电等量子加密通信标的。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资本开支不及预期,竞争格局加剧。 [2024-11-27]通信行业: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量子技术布局稳步推进,持续看好相关产业投资机会 ■长城证券 事件: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 方案》,全力推动边缘计算和量子技术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算力基础设施为 产业数字化提供重要支撑。方案指出,加强数字金融相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有条 件的金融机构规划建设绿色智能金融数据中心,推动新增算力向国家枢纽节点集聚,支 持海量数据存储和实时数据调用。建设优化高可靠冗余的网络架构,提高金融网络健壮 性和服务能力,为金融数字化转型架设通信高速公路。我们认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 续快速增长,已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算力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底座,需 求有望持续快速增长。同时,数字化技术对产业的赋能持续深化,随着新兴数字技术的 成熟和发展,各行各业逐步认识到数据要素价值以及数字化带来的降本增效成果,纷纷 积极推进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将进一步激发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 量子技术政策端不断发力,持续探索突破算力瓶颈。近年来,我国量子计算相关政 策频发,2024年3月,量子计算首次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之中,报告提到,制定未来产业发 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2024年7月5日,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进一步表示适度超前布局未来产业,聚焦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 宇宙、下一代互联网、6G、量子科技、原子级制造、深海空天开发等领域。方案提出, 布局先进高效的算力体系,加快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规范应用,探索运用边缘计算 和量子技术突破现有算力瓶颈,为金融数字化转型提供精准高效的算力支持。到2027年 底,基本建成与数字经济发展高度适应的金融体系。我们认为,我国量子信息技术目前 逐步突破全球领先地位,核心系统逐步实现国产替代自主可控,未来随着政策端产业端 持续演进,我们持续看好量子计算产业持续拓展。 相关标的:运营商/国资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深桑达A、易华录;量 子通信:国盾量子;主设备商&服务器:浪潮信息、紫光股份、星网锐捷、中科曙光;光 模块:新易盛、华工科技;光芯片:源杰科技;IDC:英维克、佳力图、申菱环境、数据港; PCB:兴森科技、沪电股份、深南电路、世运电路、崇达技术;连接器:鼎通科技,瑞可达 ;掩膜版:路维光电、 清溢光电;线缆:新亚电子;算力模组:美格智能、移远通信、广和 通;工业互联网:工业富联、三旺通信;域控制器:经纬恒润、华阳集团、德赛西威、均 胜电子、朗特智能、和而泰、拓邦股份。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关键技术突破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 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2024-11-26]电力运营商行业:1-10月发电量数据维持较高增速 ■国证国际 事件:国家能源局公布10月全社会用电量数据。10月全社会用电量同增4.3%,增速 环比回落;1-10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长7.6%,保持较高增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 0月规上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34%,风资源持续边际改善。我们认为10月受天气转凉及 国庆长假期等因素影响,一般是下半年用电量低点,全年来看,今年社会用电量预期保持 较高速增长。我们认为港股电力运营商板块目前估值处于低位,多支股票股息率高于6 %,建议投资者逢低布局低估值高股息的优质电力运营商华润电力836.HK、中国电力23 80.HK及受益风资源边际改善的龙源电力916.HK等。 报告摘要10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3%,增速环比回落。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 的数据,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为77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跟9月份同比增速8.5% 相比,环比回落4.2个百分点。而1-10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到81836亿千瓦时,同比增 长7.6%,维持较高速增长。我们认为,虽然10月当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环比回落,但10 月通常是下半年用电量的低点,包括:天气及国庆长假期等因素,单月的表现对全年用电 量需求影响相对小。今年1-10月全社会用电量维持7.6%增长,预期今年社会用电量保 持较高速增长,电力运营行业整体需求空间增速维持较高水平。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环比下滑较多,受炎热天气结束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分产 业看,10月份,一产用电量106亿千瓦时,同增5.1%;二产用电量5337亿千瓦时,同增2.7 %;三产用电量1367亿千瓦时,同增8.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32亿千瓦时,同增8.1% 。对比9月份数据,9月一产、二产、三产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速分别为:6.4% 、3.6%、12.7%和27.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环比回落最多,我们认为主要受 炎热天气结束影响,用电量季节性回落。 10月规上发电量同比增长2.1%。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0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731 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维持稳健增长,环比9月增速回落3.9个百分点。1-10月规上 工业发电量78027亿千瓦时,同增5.2%,保持较快速增长。分品种看,10月规上风电增长 34%,增速最快,环比9月加快2.4个百分点;火电增速回落至1.8%;太阳能增长12.6%; 水电下降14.9%。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即使10月单月社会用电量增速4.3%,环比回落,但1-10月累计社 会用电量增速7.6%,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分产业看,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放缓,是 10月单月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之一,更多是炎热天气结束的季节性影响,且1 0月有国庆长假期,通常是下半年的社会用电量低点。我们认为今年全社会用电量预期 保持较高速增长。同时,风电下半年随着风资源状况边际好转,发电量有边际改善趋势 。目前港股电力运营商板块整体估值仍属较低,多个股票的股息率超过6%,我们建议投 资者关注低估值高股息的优质电力运营商如华润电力836.HK,中国电力2380.HK及受益 风资源边际改善的龙源电力916.HK。 风险提示: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煤炭价格大幅波动;风资源波动。 [2024-11-26]通信行业:NVIDIA三季报发布,可控核聚变引领投资热潮-周报(2024.11.18-2024.11.24) ■上海证券 周行情行情回顾:过去一周(2024.11.18-11.24),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涨跌幅分别 为-1.91%、0.66%,中信通信指数整体涨跌幅为-0.31%,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排第26 位。 板块内部结构来看,过去一周通信板块呈现分化走势,细分板块增值服务II、通讯 工程服务、通信设备指数近一周跌幅分别达4.12%、1.58%、0.40%,而子板块电信运 营II指数则下降3.84%。 周核心观点NVIDIAQ3季报发布,AI配套硬件需求强劲。英伟达Q3财报核心要点集中 于三方面:1)业绩超预期与增速低预期并存:英伟达Q3实现营收350.8亿美元,高于分析 师预期值331亿美元,而yoy仅+94%,较之前三季度有所放缓;净利润193.09亿美元,yoy+ 109%,高于市场预期174亿美元;Q4营收指引375亿美元,略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371亿美 元,然而大幅低于最高预期值410亿美元。2)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数据中心业务营收308 亿美元,超越预期值288.2亿美元;3)B系列芯片放量阶段开启:Blackwell已发往公司重 要终端客户,英伟达CFOKress表示已向客户运送了1.3万片Blackwell芯片,有望在Q4实 现"数十亿美元"的相关收入。我们认为,本次财报披露展示出英伟达B系列芯片的高增 长确定性,光铜共进的发展格局得到一定证实。以GB200NVL72为样本,单机柜GPU互联采 用铜缆方式,而多机柜间互联(第二层、第三层网络)采用光模块承载。单computetray 分拆来看,含有4个OSFP插槽(CX7/CX8的800G/1.6TB口,用于GB200外部扩容,后端网络) 及2个QSFP插槽(400G/800G口,TCP/存储高性能网络通信互联,前端网络),我们认为,考 虑到大规模AI集群需要依赖RDMA网络,光通信的必要性依旧显著。 核聚变题材受广泛关注,市场前景逐步开阔。11月20日,上海未来聚变能源科技有 限公司成立,股东涵盖上海电气控股等3家上海国资旗下公司,注册资本达10.26亿元。 核聚变技术&商业推进处于加速推进期,技术领域,国内自主研发制造的准环对称仿星 器测试平台通过实验,证实了准环向对称磁场位形这一理论的可行性和先进性,为准环 对称仿星器后期高参数运行奠定基础;商用领域,上海于15日印发《上海市促进新材料 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支持大长度超导电缆及超导开关站建设,开 展核聚变超导磁体等新领域示范建设,通过标杆示范加快打通商业化瓶颈。我们认为, 可控核聚变的主要投资逻辑集中于以下两点:1)市场空间打开,根据CoherentMarketIns ights和SkyQuestt测算,预计24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将达到约3312.6亿美元,并预计 到2031年达到4915.5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5.8%;2)AI用电需求扩容,亚马逊及 谷歌目前均正在投资小型核反应堆,通过探寻清洁电力以实现其对减排的承诺。 建议关注:光芯片:源杰科技、光迅科技、仕佳光子;交换机芯片:盛科通信、中兴 通讯;铜互联:神宇股份、沃尔核材、兆龙互连、华丰科技等;可控核聚变:永鼎股份、 安泰科技、西部超导、融发核电、联创光电等。 行业要闻Gartner:到2027年,40%的AI数据中心将因电力短缺而受限。Gartner预 测,人工智能(AI)和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正在导致用电量飙升,未来两年数据中心的 用电量预计将增长高达160%。Gartner预测,到2027年,40%的现有AI数据中心将因电 力供应不足而导致运营受限。 马斯克旗下xAI公司最新一轮融资估值500亿美元。这意味着xAI今年的融资总额达 到110亿美元,而该公司在春季进行60亿美元融资时估值仅有240亿美元,短短几个月后 翻了一番。 投资建议维持通信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外行业竞争压力,AIGC商业落地模式尚未明确,中美贸易摩擦。 [2024-11-26]通信行业:中国电信发布空芯光纤首标,“千帆星座”进军海外-周报(2024.11.18-2024.11.22) ■甬兴证券 本周核心观点与重点要闻回顾光纤光缆:中国电信发布空芯光纤首标,相关板块有 望受益。中国电信采购网发布《中国电信浙江公司2024年空芯光纤光缆现场试验项目 资格预审公告》,首次采购空芯光纤光缆,长度95皮长公里。近两年来,以人工智能为代 表的新兴业务对流量的需求高速增长,要求超大容量的光传输系统。空芯光纤成为业界 最为关注的方向之一,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近年来完成多个试点工程。 卫星互联网:"千帆星座"计划2026年在巴西开展业务,相关板块有望受益。上海垣 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时间11月20日与巴西国有通信企业Telecomunica??esBrasile irasS.A.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垣信卫星将为巴西地区提供卫星通信服务,并通过与TEL EBRAS的合作率先实现对巴西偏远和网络不发达地区的宽带互联网接入,推动巴西国家 数字包容公共政策执行落地,向学校、医院及农村地区提供战略服务。垣信卫星为巴西 地区提供的卫星通信服务将基于千帆星座实现,垣信卫星将在2026年为巴西地区提供正 式的商用服务。 通信设备:国家数据局提出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A升级演进,产业链有望受益。据 证券时报网报道,国家数据局就《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 意见,其中提出,建设高速数据传输网,实现不同终端、平台、专网之间的数据高效弹性 传输和互联互通,解决数据传输能力不足、成本较高、难以互联等问题。支持基础电信 运营商叠加虚拟化组网、网络协议创新和智能化任务调度等云网融合技术,形成多方快 速组网和数据交换能力,支持面向数据传输任务的弹性带宽和多量纲计费。推动传统网 络设施优化升级,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A升级演进,全面推进6G网络技术研发创新。 市场行情回顾本周(11.18-11.22),A股申万通信指数下跌3.78%,整体跑输沪深300 指数1.18pct,跑输创业板综指数0.92pct。申万通信二级两大子板块涨跌幅由高到低分 别为:通信设备(申万)(-3.55%)、通信服务(申万)(-4.26%)。从海外市场指数表现来 看,整体继续维持弱势,海内外指数涨跌幅由高到低分别为:费城半导体(2.53%)、纳斯 达克(1.73%)、道琼斯美国科技(1.34%)、恒生科技(-1.89%)、申万通信(-3.78%) 。 投资建议本周我们看好光纤光缆、卫星互联网、通信设备等板块。 光纤光缆:建议关注中天科技、亨通光电等。 卫星通信导航:建议关注星网宇达、信维通信、华测导航、震有科技等。 通信设备:建议关注中兴通讯、紫光股份等。 风险提示国际摩擦对立加剧风险、下游AI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迭代进步不 及预期的风险。 [2024-11-26]通信行业:云数正循环带来硬件迭代机遇-2025年上半年投资策略 ■东莞证券 大模型能力持续提升,推理侧上下文参数量增长。在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间,大 模型朝多模态化趋势发展,文本、图像、视频多模态样本输入与输出的转换与生成能力 成为头部厂商在此期间内重点部署的方向。根据OpenAI的模型训练所需算力≈6N*D公 式,可知参数量N与训练数据量D是影响模型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扩容扩量是目前大模 型发展的重要基础。2024年下半年以来,重点厂商大模型发展呈现出进一步扩大模型参 数支持、提供专注于特定科学、编码和数学等领域的能力的特征。 海内外积极投入AI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微软、谷歌、Meta、亚马逊在内的北美 四大云厂商2024年前三季度资本开支为588.50亿美元,同比增长59.06%,环比增长11.3 5%,为2019年以来最高水平。 同时,重点云厂商延续对资本开支作出积极指引。在我国,与整体资本开支下滑趋 势不同的是,算力领域成为运营商未来所瞄准部署的主要方向并且运营商在该领域的投 资持续上升。 云数增长拉动IDC密集建设,牵引高速率大带宽硬件发展。实现现象级的多模态能 力应用所需求的提供强大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能力,海内外云计算企业及运营商聚焦数 字基础设施建设并延续乐观资本开支预期,智能算力需求规模快速增长,智算中心建设 布局浪潮快速掀起对数据通信领域连接侧提出新需求,交换机与光模块市场持续增长, 硬件水平不断朝着高速率与大带宽方向发展。 维持对行业的超配评级。通信业平稳运行,各项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营业绩 方面,营收专利润维持同比增长,利润率水平上升; 行业运行指标方面,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 续扩大。展望后市,一是AI应用持续迭代扩参扩容以及重点大型企业云数业务实现正循 环的背景下,高速率大带宽需求愈发显著。在经济性与效率考量下,承载传输的网络架 构与采用的协议产生变革,推动连接侧器件与设备往高速率与低功耗等方向发展,建议 关注有望受益于连接侧新需求的光模块、交换机等相关标的;二是卫星通信是支持5.5G NTN落地以及实现6G空天地一体网络愿景的核心承载,海内外近地行星通信系统密集建 设,建议关注卫星通信的相关标的。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资本开支回收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集采招标落地存在滞后性;重要技术迭代风险;汇兑损失风险等。 [2024-11-25]通信行业:千帆星座海外业务落地,关注卫星产业出海机遇-周观点(11.18-11.24) ■万联证券 上周(11.18-11.22)沪深300指数下跌2.60%,申万通信行业指数下跌3.78%,落后 于指数1.18pct,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9位。本周建议关注6G建设、卫星互联网和 低空经济产业投资机会。低空经济方面,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业务部、无人机工作委 员会主任孙卫国称中央空管委即将在六个城市开展eVTOL试点,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进 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议关注低空经济产业链重点企业;6G和卫星互联网方面,中国 电信研究院完成了面向6G的天地一体化原型样机测试,为我国星地融合研究提供了先行 实践依据,有望推动6G技术在天地一体化通信领域的应用。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 与巴西国有通信企业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此举意味着垣信卫星开启了海外业务正式落 地的序幕,有望完善我国覆盖全球的卫星通信网络部署,建议关注6G与卫星互联网产业 链核心企业。中长期看,建议关注AI算力产业链、数字化应用及6G发展建设、卫星通信 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投资要点:部分产业动态:(1)低空经济:11月18日消息,中央空管委即将在六个城市 开展eVTOL试点。(2)5G:11月19日,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开幕。(3)6G:11 月19日消息,中国电信研究院完成了面向6G的天地一体化原型样机测试。(4)卫星互联 网:11月20日消息,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与巴西国有通信企业正式签署合作备忘 录。(5)卫星互联网:11月20日,SpaceX星舰在得州开启第六次试飞,本次试飞任务圆满 成功。(6)车路云:11月20日,中国联通发布了"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路云一体化解决 方案3.0"。(7)数据要素:11月22日,国家数据局就《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征求 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8)数据要素:11月23日消息,国家数据局印发《可信数据空 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 行业关注度下降,行业估值低于历史中枢:上周5个交易日申万通信行业成交额3724 .13亿元,平均每日成交744.83亿元,日均交易额较前一个交易周下跌19.82%。从估值 情况来看,SW通信行业PE(TTM)当前为19.41倍,低于2016年至今的历史均值34.04倍。上 周通信板块超半个股下跌:134只个股中,26只个股上涨,104只个股下跌,下跌个股数占 比77.61%。 风险因素:中美科技摩擦对行业造成的不确定性风险;6G建设发展不及预期;人工智 能产业发展不及预期;数字化产业建设不及预期。 [2024-11-25]通信行业:科技厂商加码量子产业布局,看好产业链投资机会-投资策略周报 ■广发证券 根据NVIDIA官网,11月18日,NVIDIA宣布正与谷歌量子AI合作,使用NVIDIACUDA-Q? 平台进行模拟,加快下一代量子计算器件设计工作。谷歌量子AI正在使用量子经典混合 计算平台和NVIDIAEos超级计算机模拟量子处理器的物理特性。量子通信有望克服量子 计算硬件当前在运算规模上的局限,同时突破"噪声"现象对量子通信的影响。通过CUDA -Q提供的模拟技术,原本需一周时间完成的噪声模拟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完成。根据IT之 家,11月21日,在MicrosoftIgnite2024大会上,微软公司和原子计算宣布刷新量子比特 纠缠数量纪录,并计划明年向商业客户交付基于该技术的量子计算机。两家公司让24个 逻辑量子比特实现纠缠,是迄今数量最多的一次。同时,系统能够检测出组成物理量子 比特的中性原子何时消失,并反复纠正。 两家公司计划明年向商业客户交付基于该技术的量子计算机。 三大运营商持续加码量子产业布局,保护信息安全,开辟产业新赛道。 (1)中国电信:2023年5月全资成立中电信量子集团,今年4月进一步加深与国盾量子 合作。今年5月,中电信量子集团推出的"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推动量子计算在新材料 开发、新药创制、气象模拟等场景应用。(2)中国移动:在量子科技领域投资了华翊量 子、玻色量子、信通量子、国科量子等多家企业,覆盖量子云计算、光量子计算、量子 密钥开发、量子加密对接等多个细分领域。(3)中国联通:今年6月发布首个量子通信产 品量子密信,已在HUAWEIMate60系列手机上完成适配。今年7月的2024中国联通合作伙 伴大会上,中国联通与本源量子等企业共建"四算一网"星衍算网服务平台。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有望和量子产业实现双向赋能,拉动量子行业产业化加速。一 方面,量子产业有望从技术和安全层面赋能人工智能。(1)技术上:量子计算在大规模数 据处理和模型训练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有望提升大模型训练的速度和准确性;(2)安全 上:量子密码学因其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望在数据隐私保护和安全通信等领域发 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提升量子产业效率的同时,为量子行业产业化提供 了应用场景。(1)人工智能提升了量子计算机编程的效率,找到最适合特定问题的算法 结构。(2)人工智能为量子产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落地场景,打开更广阔市场空间。 6G时代,通算融合成为主要场景,量子行业布局加速。一方面,人工智能与量子产业 双向赋能,量子行业产业化加速;另一方面,信息安全日益严峻,量子产业成为各国竞争 的重要领域。建议关注:国盾量子、光库科技、中国电信A/H、中国移动A/H、中国联通 。 风险提示。国际合作减少的风险;量子技术迭代不及预期的风险;量子产业建设不 及预期的风险;量子产业监管政策收紧的风险。 [2024-11-25]商业航天行业:千帆星座组网加速部署,出海需求逐步涌现-专题报告 ■民生证券 卫星互联网建设势在必行,中国星链厚积薄发。卫星互联网作为地面通信网络的补 充和延伸,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各大国政府高度重视卫星互联网的 战略意义和应用价值,将其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规划。目前我国有三个"万星星座"计划:" GW星座"由中国星网牵头,计划打造一个由1.3万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千帆星座"由上海 等长三角9大城市共同打造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预计到2030年底实现1.5万颗卫星提供 多业务融合服务;"鸿鹄-3"星座计划在160个轨道平面上发射共1万颗卫星。 千帆星座汇集长三角核心资源。G60科创走廊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重要平 台,千帆星座脱胎自G60产业集群。运营侧:千帆星座运营方上海垣信国资+产业龙头赋 能,三轮融资护航卫星组网顺利进行;卫星侧:千帆星座卫星由上海微小和格斯航天共同 承接,得到科研院所及商业公司双重保障;火箭侧:太原发射工位进行的发射任务由长六 甲完成,目前海南商发长八已完成合练,等待明年1月发射。未来千帆星座将应用商业火 箭探索1箭36星、1箭54星新模式。 三代卫星循序渐进,出海需求逐步涌现。千帆星座第一代系统采用透明转发TP模式 ,将率先为我国境内和"一带一路"的陆地/近海提供服务。第二代系统采用星上转发(OB P)模式,除了延续透明转发的能力,还具有星上处理能力,可向全球陆地/海洋/空中全域 提供服务。第三代系统设计规模约1.5万颗星,可实现多业务、多层组网部署,实现全球 区域星地融合。24年8月及10月,千帆星座完成两次发射,标志着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拉 开序幕。24年11月,据巴西通信部称,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在 巴西铺设低轨道卫星系统,并推出网络服务。千帆星座的成功范例证明了在SpaceX等星 座的强大竞争压力下,我国商业通信星座仍有广阔出海空间。随着卫星组网的持续进行 ,地面基础设施及终端系统的布局将迎来加速,为后续商业应用奠定基础。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低轨通信星座的加速部署将为国内卫星及商业火箭行业带来巨 大的市场需求,随着千帆星座组网正式拉开序幕,海外需求逻辑持续印证,全球市场有望 伴随我国星座的陆续组网以及火箭技术的迭代持续打开,建议重点关注我国卫星制造+ 地面系统+终端应用相关核心标的:上海瀚讯、通宇通讯、信维通信、广电计量、海格 通信。 风险提示:我国卫星发射进程不及预期;6G通信技术迭代不及预期。 [2024-11-24]通信行业:国资委强调向战新产业集中,液冷重要性日益凸显-周报 ■开源证券 国资委强调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推动央企开启增长"第二曲线"近期国资委提出 要深化国企改革,推动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要推动中央企业穿越经 济周期,支持企业开启增长的"第二曲线",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出资人政策供给,大力提升 中央企业科技攻关成效,推动中央企业在科技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向前瞻性战 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发挥战略安全兜底作用。随着外部环境日益动荡,我们认为应重视 央企在发展内需、新质生产力和自主可控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英伟达财报表现亮眼,Blackwell芯片快速爬坡,Hopper芯片持续放量FY2025Q3英伟 达实现营收351亿美元,同比增长94%,环比增长17%,其中,数据中心业务实现营收308 亿美元,同比增长112%,环比增长17%,其中,来自CSP营收约占数据中心业务营收的一 半,同比增长两倍以上。本季度H200大量出货,公司预计Hopper需求将持续到2025年的 前几个季度,Blackwell芯片已在修改后全面投入生产。FY2025Q3公司网络营收同比增 长20%,虽环比下滑,但网络需求强劲且不断增长,公司认为四季度将出现环比增长,Spe ctrum-X以太网收入同比增长了三倍多,我们认为以太网在AI集群中占比或将持续提升 。展望2025财年第四季度,公司预计实现营收375亿美元,上下浮动2%,预计实现GAAP毛 利率73%,上下浮动50个基点。我们持续看好AI算力产业链长期成长机会。 百度AI云营收持续增长,维谛预测AI单机柜功耗有望超1MW2024年11月21日,百度发 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2024Q3百度AI云实现营收49亿元,同比增长11%,生成式AI相关收 入持续提升,占AI云总营收占比从2024Q2的9%提升至2024Q3的11%,公有云上中端企业 收入环比增长170%,公司对AI云业务营收增长保持长期乐观态度。2024年11月20日,维 谛技术举办2024年投资者日活动,公司预计2024-2025年Blackwell系列机柜单机柜(假 设单机柜36-576个GPU,下同)峰值功率或将达到130-250KW,2026-2027年,BlackwellUlt ra和Rubin系列机柜峰值功率或将达到250-900KW,2028-2029年RubinUltra系列机柜峰 值功率或将超过1MW,我们认为液冷或将逐渐成为AIDC必选项。我们持续看好算力产业 链,主要细分方向:【光通信】推荐标的: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中天科技、亨 通光电;受益标的:长光华芯、源杰科技、华工科技、光迅科技等;【液冷】推荐标的: 英维克;受益标的:网宿科技、科华数据、高澜股份、申菱环境、飞荣达等;【AIDC】推 荐标的:宝信软件、润泽科技;受益标的:光环新网、云赛智联、奥飞数据、科华数据、 数据港、世纪互联、万国数据等;【交换机及芯片】推荐标的:中兴通讯、紫光股份、 盛科通信;受益标的:锐捷网络等;【服务器】推荐标的:中兴通 讯、紫光股份;受益 标的:烽火通信;【边缘算力】受益标的:网宿科技等;【铜连接】受益标的:沃尔核材、 华丰科技、鼎通科技、神宇股份等。 风险提示:5G建设不及预期、AI发展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 [2024-11-24]通信行业:AI玩具的硬件投资机会-周报(11.18-11.24) ■兴业证券 【板块走势】本期(11.18-11.24)中信通信板块下跌3.56%,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下 跌3.44%,增值服务上涨2.13%,电信运营下跌5.39%,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2.60%,中 小板指数下跌3.26%,创业板指数下跌3.03%。 【周观投资】周观点:AI玩具在AI终端应用率先落地,乐鑫科技有望受益。 AI玩具打开AI陪伴及教育赛道率先落地,乐鑫科技作为Wi-FiSoC领先厂商有望受益 。供给侧,大模型API成本大幅下降,模型性能持续优化;需求侧,儿童玩具市场广阔,且A I玩具赋能玩具智能化体验有望提升家长消费意愿,驱动AI陪伴玩具市场快速增长。根 据ContriveDatumInsights,2030年全球AI玩具市场市场规模或达363.77亿美元。目前A I玩具在国内外均有项目落地:AI教育产品Heeyo获OpenAI等350万美元投资,Heeyo是有 多个角色的AI聊天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以讲20种语言,并帮助儿童设计个性化的游戏, 可以陪伴孩子们一起参与由专家设计的2000多项学习活动,如阅读书籍、学习科学、玩 益智问答游戏或创作自己的故事;folotoyAI推出多款AI玩具,ToC端为消费者提供IP合 作玩具,目前C端累计出货量近2万台,ToB端为企业提供定制玩具,如字节"显眼包"内置F oloToy的MagicBox魔匣,集合火山引擎的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包括豆包大模型、扣子专 业版、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乐鑫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Wi-FiSoC厂商,Wi-FiMCU市占 率位居全球第一,在短距互联领域积累深厚经验,AI玩具有望打开公司下游新需求。 英伟达发布FY2025Q3财报:Q3收入高增,B系列全面投产。FY2025Q3,公司实现营收3 51亿美元,同比增长94%,环比增长17%,其中数据中心收入308亿美元,同比增长112%, 环比增长17%,网络产品收入31亿美元,同比增长20%,环比下降15%。公司预计下个财 季营收为367.5-382.5亿美元,中值375亿美元,公司认为AI需求仍持续:1)基于模型的预 训练扩展仍在继续;2)训练后扩展以及推理时间扩展(o1模式)也在继续;3)推理的增长 也将持续推动算力需求增长。 产品方面,公司H200本季度收入数十亿美元,实现快速增长;B系列在Q3已经交付1.3 万个样品,需求旺盛,预计在Q4有望实现超出此前预期的数十亿美元,B系列交付预计将 在多个季度保持增长,毛利率预计随着陆续出货有望达到75%左右。客户方面,大型云 服务厂商收入占比提升至50%以上,AWS、coreweave、Azure都在推出基于H200的方案; 主权AI收入增长两倍,公司和丹麦推出了最大的主权AI超算,使用了1528个H100,与软银 合作打造日本最强的AI超算。 网络收入季度小幅降低,Spectrum-X收入同比增长3倍,XAI的10万卡集群采用公司 以太网方案,预计网络部分下个季度环比将增长。 周重点推荐: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中国移动、鼎通科技。 风险提示:国际关系紧张;产品升级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2024-11-24]通信行业:低空飞行加速落地,上海25年航路划设超150条-低空经济专题之五 ■华西证券 1、上海发布低空飞行计划,2025年划设超过150条航线,2027年不少于400条继8月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 》后,11月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印发《上海市低空飞行服务管理能力建设实施方案》(以 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规划,上海市全市将统筹划设一批低空飞行航线,并探索划 设全市低空公共航路"一张网",具体包含三个阶段:建设筹备阶段(2024年年底前)、建 设及试运行阶段(2025年年底前)、优化提升阶段(2027年年底前)。其中,在建设及试运 行阶段(2025年年底前),累计划设低空飞行航线不少于150条,初步构建上海市低空公共 主干航路网络。在优化提升阶段(2027年年底前),全面形成上海市全市低空公共航路网 络架构,累计划设低空飞行航线不少于400条。 2、相关投资逻辑及标的:我们认为,在5G向5G-A网络有序升级演进过程中,低空通 信及感知网络技术已经进入验证与应用试点阶段,低空飞行作为重要5G-A应用方向之一 具备推广基础,带来相关5G-A网络硬件设备以及卫星通信和异构传感等领域投资机遇。 1)5G-A通感一体化带来通信天线及毫米波产业链应用延伸,受益标的包括:中兴通讯、 通宇通信、灿勤科技等。2)低空经济的发展带来无线通信技术空间上的延伸带动短波 超短波、无线中继组网等产业链,受益标的包括:海格通信、烽火电子、七一二、海能 达等。3)卫星通信作为低空飞行器重要的补充通信方式,随着国内低轨卫星的发射组网 逐渐成熟,低空经济有望成为低轨卫星通信的重要落地应用场景,受益标的包括:海格通 信、上海瀚迅、铖昌科技等。4)异构多传感器提供多维度环境信息,保障飞行安全:低 空飞信器的感知域主要由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惯性测量单元(IMU)等模块组成,相关产业链与智能驾驶产业链高度重合,受益标的包括 :北斗产业链:华测导航、海格通信等,IMU产业链:华依科技、芯动联科、理工导航等, 激光雷达产业链:炬光科技等。 3、风险提示5G-A应用推动不及预期;相关技术标准落地不及预期;低空飞行器相关 法律法规落地滞后。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制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厉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厉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 赛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